總網頁瀏覽量

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

葉萵苣栽培管理

葉萵苣栽培管理   
葉萵苣栽培管理
前言

  萵苣是很受歡迎的蔬菜,栽培品種的形態及色彩變化相當豐富,常見的栽培品種依形態分為葉用、剝葉、立葉、皺葉、結球及嫩莖類。葉用、立葉及皺葉萵苣又稱為不結球萵苣。顏色有綠及紫色系,綠色系又分為淡綠、黃綠及深綠色等不同的變化;紫色系亦有淡紫及深紫色等不同的變化;其他尚有紫綠鑲嵌等色系。

  不結球萵苣本地品種 (葉萵苣)習慣上以炒食為主,生食帶有苦味。立葉及皺葉萵苣以生食較多。目前常見的生食品種大多自日本及歐美引進,是很受消費者歡迎的生菜沙拉。

  萵苣莖葉的汁液乳白色,含有萵苣素(Inulin),味苦,高溫期生產者苦味較濃,以低溫期生產的品質較好。此外,亦有不具苦味的品種,例如大湖659半結球品種即是不具苦味的品種,但是其葉球在夏季高溫期不易結球。
一、品種特性:
1.葉用品種:
葉用品種是台灣很常見的地方品種,葉散狀不結球,葉薄,一 般稱之為葉萵苣,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,習慣上整株採收。由於其對氣候及土壤適應性廣,較耐病蟲害,栽培容易,生育期短,生育日數依溫度的高低 約為25~50天,在台灣週年均可栽培。以炒食為主,生食帶有苦味。常見的地方品種依葉型分為圓葉及尖葉兩種,圓葉品種有青色、黃色、及白色, 尖葉品種則有大尖及小尖之分。
2.剝葉品種:
剝葉品種為地方品種,一邊生長一邊剝取成熟幼葉食用,因此植 株愈長愈高。常見的葉型有尖葉及裂葉兩種,顏色有綠色及紫綠鑲嵌兩種。 由於其莖葉汁液乳白色,苦味濃,含有葉苣素(Inulin),因此並不普遍。 但是有一群不具苦味的品種,地方上又稱之為甜菜,目前漸漸受到消費者歡迎。
3.立葉品種:
立葉品種葉型直立,葉厚,一般不結球或呈卷心圓筒形,乍看之下與本地圓葉青色萵苣品種很相似。目前之栽培品種大多自日本或歐美引進,在本省的栽培適期為10-3月。以生食為主,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。
4.皺葉品種:
皺葉品種葉片深裂,葉面皺縮,葉薄,葉形開張散葉,不結球。 顏色有綠及紫色系。以生食為主,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,一般又叫作生菜。 由於其色彩及裂葉的形態變化豐富,外形美觀,很受消費者的歡迎。本省栽培適期為10-3月。 高溫期栽培,其莖葉苦味較濃。
5.結球品種:
葉球圓形或扁圓形,葉球結球緊密的品種生育期較長約3.5個月,葉球結球不緊密的品種,又稱為半結球品種,生育期約2.5個月。葉面皺及平滑葉兩種。本省栽培適期為10-3月。高溫期不結球。日夜溫差大有利於結球。結球適溫17-18C ,21C以上葉球不易形成。
6.嫩莖類品種:
葉型有尖葉圓葉兩種,葉色有綠、深綠及紫紅。平滑葉或皺葉,葉緣全緣或缺刻。莖部肥大,莖表皮的顏色有綠、淡綠及紫紅,莖肉的顏色有線及淡綠。白莖及青莖。 本省栽培適期為10-3戶。日夜溫差大有利於莖部肥大。
二、種子特性:
  萵苣種子發芽適溫為15-20C,在高溫的環境下發芽不良,容易進入休眠,30C以上發芽受阻。

  種子浸種之後在低溫的環境之下會打破休眠。種子浸在流動水中10-12小時,在低溫4-6C下,約3~5天則會打破休眠。種子在打破休眠之後在高溫的環境下仍可以發芽,但是若只是浸種未經低溫打破休眠,則一樣會進入休眠。新鮮種子對高溫較老熟種子敏感。打破休眠的種子在胚根未突破種皮之前陰乾播種,打破休眠的種子勿以重力揉搓,否則胚乳及根將因機械傷害而失去發芽能力。
三、生育適溫:

  萵苣為溫度感應型蔬菜,在適當苗齡能藉高溫感應誘導花芽分化,以溫暖長日促進抽苔開花。生育適溫為12-20C,24C時生長旺盛,24C以上時容易小株抽苔。結球品種在21C以上時葉球不容易形成,溫度過高容易引起心葉組織壞死腐爛。

  葉萵苣是冷涼型的作物,台灣秋冬及春季是其栽培適期,兩地方品種的葉萵苣周年均可栽培,唯高溫期容易抽苔。結球及嫩莖品種不適於高溫期栽培,高溫期結球品種的葉球不容易形成,嫩莖品種的莖不易肥大。立葉及皺葉品種高溫期很容易小株抽苔,而且苦味濃。
四、土壤條件:

  萵苣雖然對土壤適應性廣,但由於其根群較小,只分佈在表土層,因此以排水良好,肥沃的有機砂質壤土最佳,生育期間注意保持土壤濕潤。pH值5.5-6.5為宜。
五、不結球萵苣栽培管理方法:
1.
種子預措:不結球萵苣種子在高溫的環境之下發芽困難,容易進入休眠,播種之前預先將種子進行浸水及低溫等前處理工作,可以順利的打破休眠及促使發芽率整齊。萵苣簡易之前處理方法,將種子浸在流動水中約10-12小時,種子保濕置於4-6C的環境中冰藏3-5天,即打破休眠,取出將種子置於陰涼地點陰乾即可播種。經打破休眠的種子必須馬上播種,以兔失去發芽能力。
2.
播種:不結球萵苣的生育期短約為25-50天,傳統栽培方法均採用直播。但是由於萵苣種子細小,播種密度不容易控制,因此傳統直播方法雖然簡單容易,但是由於播種密度不均勻,生育初期必需進行間拔工作,增加勞力。在雜草較多的田區,生育期至少必需進行除草工作一次,否則生育將受阻礙。目前 可以使用手拉式播種機輔助播種以改善播種密度不均一的問題,減少間拔工作。使用育苗移植方法, 則可以減少間拔及除草工作,但是增加育苗及移植工作,不過可以使產品整齊美觀,提高產品品質、 產量及產值。因此建議在雜草較多的田區,可以使用育苗移植方法。
3.
穴盤有苗移植方法:使用小穴格288格的穴盤育苗即可,3-4月本葉苗齡,根系發育完整,即可移植至田間。



註:
(1)
催芽地點必需陰涼,避兔日光直射,最好有催芽室。催芽期間介質必須保持濕度,否則種子將因失水而失去發芽能力。
(2)
催芽完成時種子初生根突出,即搬至育苗室管理,不能等子葉出土後再搬至育苗室,否則將形成徒長弱苗,嚴重時死亡。
(3)
移植行株距,本地萵苣品種及立葉品種的行株距為15X15公分,皺葉品種20X20公分。

資料來源:張簡秀容,「葉萵苣栽培管理」,台灣農業,VOL .35 NO.1,1999年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1OSKrkifQkbl9gAojzg-/article?mid=107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